老字号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资源,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,在提升城市品位、推动经济建设和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然而,老字号经历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变迁,其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亦会滋生出不同的承继者、经营者抑或其他权利人之间的商 标权权属争议。除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探寻固本清源的良方亦是老字号企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,创立于清乾隆年间的中华老字号苏州稻香村给出了很好的示范。

老字号品牌保护道阻且长,苏州稻香村从未止步-时代新闻网

苏州稻香村

苏州稻香村是“稻香村”品牌创始者,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开设于今观前街的稻香村茶食糖果摊。乾隆下江南时,偶然品尝到稻香村蜜糕后,赞誉“食中隽品,美味不可多得”,并御赐一块葫芦招牌,上写“稻香村”三个大字,自此,苏州稻香村的名气传遍大江南北。持续经营249年,苏州稻香村传承技艺的同时不忘守护品牌,从历史事实出发,为“稻香村”品牌正本清源,使品牌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着长久旺盛的生命力。

据《苏州稻香村史稿》考证,从清末起,长年积累下的名气和口碑让业内模仿“稻香村”的行为在全国蔚然成风。其中,华东地区仿冒的稻香村字号众多且影响较大者,主要在上海以及江苏、浙江和安徽;华北地区仿冒的稻香村字号,以北京、天津仿冒最多,影响较大;还有以沈阳为重心的东北地区;西北、西南与华南、华中地区。

前仆后继的模仿者,使得苏州稻香村在清朝时就形成了品牌意识,并且采取了诸多超前的举措,开始捍卫自己品牌的历史。

光绪五年(1879年)六月十八日,苏州稻香村在《申报》上首次刊载反对伪冒字号的《声明》,即称“苏城观前稻香村开张有年,四远驰名”。值得注意的是《申报》创刊于1872年,也就是说《申报》创刊7年后,就已经成为苏州稻香村发声打假的重要渠道,《苏州稻香村史稿》考证,此《声明》在《申报》连续刊出至光绪五年七月十七日,足见其当时实力与声誉之影响已在苏州之外,但假冒者亦层出不穷。

老字号品牌保护道阻且长,苏州稻香村从未止步-时代新闻网

苏州稻香村民国时期店铺复原图

除了借助报纸的传播力发声打假,苏州稻香村还在门面宣传、包装设计上阐明自己的品牌与辨识方式。1925年,苏州稻香村向民国农商部申请商号注册证书,获颁第贰类第一百十号商号注册执照,获批“禾”字稻图商标。这一标志被苏州稻香村使用在店招、门头和产品包装上等等多处。1926年,苏州稻香村完成洋式门面翻建工程,特意在门面上塑“禾”字稻图商标,两边分书“只此一家,并无分出”,否定了其他家仿冒者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苏州稻香村的品牌保护方式也在与时俱进,分别于1982年、1988年在原有商标的基础上提出申请“稻香村”商标(稻香村DXC),1983年、1989年核准注册,注册类别为第30大类,3006小类,应用范围涵盖饼干、果子面包和糕点;2013年,糕点类稻香村商标被评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。目前,苏州稻香村已经申请注册了百余件商标,构筑起品牌保护的“万里长城”。

老字号品牌保护道阻且长,苏州稻香村从未止步-时代新闻网

苏州稻香村标识

到现在,市面上“稻香村”的山寨情况依然存在,苏州稻香村作为正宗老字号,对品牌侵 权行为的打击始终没有停歇。作为消费者,我们在选购稻香村产品时,也一定要擦亮眼睛,认准老字号苏州稻香村“稻香村DXC”的官方标识,以免买到假冒劣质产品。